以筆記史,以鏡明志,5月24日上午,我院師生赴廣西廣播電視台考察交流。
在台新聞中心林成寶總監的帶領下,師生們分别參觀了演播廳、新聞采編中心以及播出控制中心,了解到廣西新聞聯播節目的制播流程。“新聞直播室裡有可根據新聞内容适時調整的燈光設備,數字控制的搖臂攝像機以及能容納下前端采集與後期發布的全媒體指揮中心等。”林成寶總監向同學們介紹道。



在廣西台新大樓的一樓大廳裡,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段段文字,記載了一代代電視媒體人的峥嵘歲月,主持人葉倩老師向來訪師生回顧了廣西廣播電視台自1950年建台以來的奮鬥曆程,大家不時停留駐足、仔細端詳,交流感悟。
其中,獲得中國新聞獎的報道《“時代楷模”黃文秀》 吸引了同學們的關注。“在廣西日報社能看見熟悉的名字,很驚喜,同時也感受到了黨媒弘揚時代聲音的使命和擔當。” 2020級網絡與新媒體二班的楊芊同學說道。


在全媒體中心,視聽編導陳浩老師向師生們詳細介紹了融媒體大屏的功能,既可以實時展示家用電視端、手機客戶端及網頁端的所有頁面,還可以将地市縣級融媒體、自媒體賬号和廣西視聽APP互為整合,達到集約效應。“我們電視台内部采稿流程非常嚴格,所以在屏幕右側有一個方便快捷的采稿系統流程表,以便實時監控工作流程,提高效率。”
談到節目制作時,陳浩老師告訴記者,廣西是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與東盟國家的經濟文化往來日益頻繁,做好國際傳播既是宣傳要求,也是立台特色。今年,他們在制作廣西三月三民歌節節目時,就加入了馬來語、老撾語等東盟國家語言,拍攝地均在區内風景秀美之處,活動依托融媒體傳輸方式,向世界傳遞出廣西“山美、水美、人美”的特質,更展現了多民族地區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濃郁的邊關風情。”


最後,林成寶總監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秉持一顆有責任的心,鍛煉提高敏銳的社會洞察力尤為重要。一名記者應該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其中包括廣播電視、紙媒、新媒體等方面的能力。”
參觀結束,2020級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陳嘉樂同學仍意猶未盡:“在沒進入媒體實習的時候,我覺得媒體工作者僅僅是一個光鮮的所在,而今天,我更強烈地感受到了責任和使命,我們是站在國家對外傳播最前沿的人,國家形象就在我們的鏡頭裡,中國故事就在一次次鮮活的融媒報道中,唯有不斷磨練,才能勇擔重任,迎接更嚴峻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