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我院18級藝術系動畫和視覺傳達專業的92名學生在系主任張路老師,青年教師張雲龍老師和丁燕老師的帶領下赴安徽屏山開展為期半個月的秋季藝術實踐活動。

寫生隊伍整裝待發
出發當天,同學們在學校食堂門口集合,準備前往美麗的安徽屏山。
在安徽屏山,各位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山水之美,體驗人文之妙,并現場指導學生創作。田間、地頭、村莊、住所,處處留下師生執筆繪彩的身影。

吳聰院長指導學生創作

老師們與學生進行交流
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重點任務。在半個月的寫生旅途中,各位帶隊老師既是學生專業方面的“授業”、“解惑”老師,也是學生安全的守護者,更是大家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老師們與學生們的座談會

張路老師對學生們進行構圖指導
初識張路老師,感覺他不怒自威的氣質讓人望而生畏,實實在在接觸後,才會發現,這位東北漢子有着北方人的典型特點:嚴厲卻不失溫柔,粗犷卻不失細膩。在教學的本質上,張路老師寸步不讓,還記得檢查作品質量的時候,張老師對某些班委提出了批評,強調要嚴格把關寫生作品質量。在學生感到氣餒的時候,張老師總能及時察覺,并用自己的方式安慰鼓勵,叮囑他們知錯能改就好。面對學生的突發狀況,張老師也是臨危不亂,有條不紊解決。

丁燕老師對學生進行作品分析
這次去安徽屏山寫生,互動式的學習方式增加了學生與丁燕老師相處的時間,同學們在畫畫時候遇到困難,隻要跟丁燕老師提出,她都會仔細為我們講解,甚至做點範畫讓我們看。記憶最深的是回程的前一天晚上,學生們去找丁燕老師指導,她二話沒說就幫學生們講解、修改,期間她去查了兩次寝室,回來已經是深夜10:30,仍然堅持把問題講透,直到很晚才休息。

張雲龍老師對學生們進行習作點評
張雲龍老師平易近人,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注意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材施教,使學生有所收獲。還記得有一次,學生需要完成一幅篇幅較大的作品,一開始便遲遲不敢下手,害怕畫毀了,自己幾天的努力會付之東流。張雲龍老師常常鼓勵學生們說,“你怕啥,你還年輕,還缺從頭再來的勇氣?”經過他的耐心疏導,學生最終在他的協助下将畫作完成。
在帶隊老師的認真負責和學生的積極配合下,此次寫生課程圓滿完成。在教師團與學生代表的學術探讨與專業交流會上,學生代表表示,此次寫生,在現場觀摩與老師悉心指導中,學生們獲益匪淺。面對屏山“聞”所未見的徽派建築,學生們被它古風貌所吸引,為今後的創作奠定基礎,建議以後多出去接觸不同風格、不同時期的風景,也希望師生情誼也交織相融于這座古老的小城。

老師和學生們合影留念
寫生結束後,學院将在和潤藝術中心(圖書館一樓)為學生們舉辦寫生作品展覽——屏分秋色,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