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2023屆廣告系“創意市集”優秀作品精彩回顧

歲月如梭,韶光易逝,畢業生們優秀的作品凝聚在一起,在此時此刻燦爛綻放,成就了此次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廣告學專業“創意市集”作品展。5月9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2023屆廣告學專業“創意市集”在和潤藝術中心拉開帷幕,本次創意市集作品展不僅是學習成果的重要總結和綜合彙報,實現理論到實踐的過渡,也是學校人才培養成果的生動展現。

廣告學專業畢業設計命題從“品牌傳播策略、品牌形象設計、品牌包裝設計、影視廣告”等方向出發培養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每個命題都沒有标準答案。廣告系廣告學專業2023屆畢業生共有59人,創意思路與區域經濟、公益幫扶、品牌創新出發,每一位學生的作品具備獨一無二的特點。廣告系每一位教師的輔導都是“精耕細作”和“因材施教”,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不斷地反饋與互動,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今年是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教學質量提升年,通過2023屆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廣告學專業“創意市集展”為今後更好地開展廣告學專業教學,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開拓視野,指明了方向。創意設計是一種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種追求品味的生活概念。此次畢業設計展充分展示了畢業生們的專業技能、創新思維,反映出他們在創意構思方面所做出的不懈探索和突破。漫漫求學之路,終以佳作圓滿告捷。願2023屆人文藝術學院廣告學專業畢業生以本次展覽為出發點,奔向更廣闊,更燦爛的未來!
作品1
作品名稱:《失落的信仰》
作者:張晶 班級:19廣告1班 指導老師:向穎
《失落的信仰》作品希望通過将傳統的文化節日IP化設計,向人們傳遞傳統文化節日的傳承意義,希望現代年輕人能對中國傳統節日有深刻的理解。每個拟人化的節日形象盲盒,都有對應的習俗特點。IP盲盒形象搭配Q版貼紙順應新時代年輕人的審美,同時讓人們了解這些即将消失的節日。從想法到成品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把隐藏的3D模型拆解出來,會發現很多3D制作的缺陷。手動上色的時候,有時會調不出預想的顔色,好在最後的成品符合預期。

盲盒玩家畫像


盲盒形象設計


創意市集展出現場
作品2
作品名稱:《“雲憐社”交互型雲端養寵品牌策劃與推廣研究》
作者:彭奕楠 班級:19廣告1班 指導老師:王小月
以線上平台為主,輔之以線下實體活動推廣,高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的旗幟,樹立“雲憐文化”特色,打造集寵物論壇社區、寵物健康管理、流浪動物救助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雲端養寵APP品牌.








作品3
作品名稱:《“哐當滿堂”桌遊館品牌推廣及策略研究》
作者:莊文 班級:19廣告1班 指導老師:王小月
該品牌是希望打造出一個能夠幫助顧客舒緩壓力、排解煩惱的休閑空間,在合适的時間還能夠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時,希望這個品牌能夠傳遞出積極樂觀、充滿希望和明朗的概念,“是桌遊,但不僅僅是桌遊”。
畢業展是驗收自己畢業設計成果和将設計内容落實到眼前的重要一步,整個布展過程十分開心愉快。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我們也還需要繼續努力,不斷充實自己。








作品4
作品名稱:《基于“HSP高敏感人群”自我認同的品牌策劃推廣—以“創界 創意工坊”品牌為例》
作者:劉張子涵 班級:19廣告1班 指導老師:張雲龍
作為針對HSP高敏感人群的創意手作坊,旨在搭建一個能夠去發揮他們獨特天賦—創造力、想象力的平台,希望在不斷創造的過程中收獲正向的能量,肯定自我、接納自我。感受隻是藝術的起點,體驗才是終點。在畢設展上,看着經過的學弟學妹發出贊歎的聲音或是駐足觀看,心中都會湧起濃濃的自豪感,收獲了很多的情緒價值,他們在我的展上感受到了HSP高敏感人群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在體驗過程中切實感受到了很多的快樂和成就感。











異想記二維碼 動畫二維碼
此處放視頻----作品4視頻+動畫
作品5
作品名稱:《基于品牌戰略背景下城市視覺形象的多維創新打造之路—以保定為例》
作者:白文輝 班級:19廣告2班 指導老師:高華
将城市品牌形象進行一分為二式打造,表層形象通過有機整合保定特色美食、地标進行創意打造,深層内涵則通過IP形象視覺系統加以闡釋,最大程度上做到城市品牌的多維打造。廣告作為一門緊貼于商業活動的學科,決定了其本身務實性的特點,所以個人認為在衡量本專業在展出中是否成功時,應考慮三個标準:一、展出本身是否貼近受衆的審美需求、消費需要、價值取向,二、是否将受衆需求通過合理方式進行變現,三、整個流程中是否将互動性貫穿始終。這三點是我結合自身而言對這次畢業設計展最大的心得體會。



作品名稱:“三闾錦”非遺文創設計與策劃
作者:王曉琴 班級:19廣告2班 指導老師:胡歡歡
用當地的特色民俗更能夠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讓消費者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特殊性,也有利于地域民俗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最終選用了秭歸較為特色的龍舟文化、地域特産與三闾刺繡相結合,既讓設計更具地域性,在整個視覺上也更有趣。
通過展覽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作品,了解背後的故事,很榮幸我的作品被許多人喜歡,成品更是被“洗劫一空”,這也讓我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也希望大家通過我的作品能夠更多的了解三闾刺繡這項非遺技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