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寫作,先讓自己熱起來”,11月3日下午,在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4棟101教室,楚天都市報知名新聞評論員徐漢雄老師與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新聞傳播系學子就新媒體時代如何寫出優秀的新聞評論作品展開了深入交流,并現場傳授了自己在業界從事新聞評論寫作二十餘年的經驗和方法。
會議伊始,新聞傳播系主任嚴璇老師介紹了本次講座的主題、目的及嘉賓情況。此次莅臨我系的主講嘉賓徐漢雄老師系中國新聞獎得主,并獲湖北省新聞獎二十餘項,同時出版了多部評論作品集,為湖北新聞評論界的領軍人物。

嚴璇老師為同學介紹本次講座
徐漢雄老師的講座圍繞“熱情、熱切、熱望、熱心”四部分展開。首先,要有熱情。熱愛評論工作,才能激發自己最大的創造力與活力,才能有堅持的動力。其次,熱切就是充滿了表達的欲望,有表達的沖動。面對新聞事件,感到非說不可,不吐不快。不寫出來,就睡不好覺。第三,對時代的熱愛、公衆責任感的驅動、民生情懷、對個體的同理心、對生命的敬畏等都可以激發我們表達的熱望。最後,評論觀點的産生需要一顆對公共事務的熱心,也是公心和初心。尤其在人人都是麥克風的時代 ,表達出一個有質量的聲音,傳遞一個清晰且正确的價值取向,顯得無比重要。

徐漢雄老師分享新聞評論寫作經驗
徐漢雄老師指出,熱愛就是最好的老師,并鼓勵廣大學子将熱情注入新聞評論中。同時,徐老師強調要從人性的需要出發來解讀新聞事件,在複雜的人性之中捕捉向内的柔軟,向上的努力,向外的無私這些動人的人性之美。
本次講座徐漢雄老師将極具代表性的典型事例結合自身的切實體會,與同學們探讨了如何在浮躁的社會當下寫好新聞評論。他表示:“好的觀點是從平時的學習積累與思考中得來的,從實踐中得來的。隻有如此,才能沉澱思想,産生自己的想法。評論人的表達欲望,不是為了個人名利,而是出于讓社會更美好的熱望,這是内生動力。”徐漢雄老師精彩的發言赢得了在場師生的一次次鼓掌與喝彩,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對新聞職業的熱愛,對社會的責任使命和不懈守望。

同學們認真聆聽講座
講座完畢,傳播學專業負責人毛蓉老師總結了講座中的三個關鍵詞“激情、敏感、公心”,強調新聞評論作為媒體的旗幟和靈魂的重要性,一名優秀的新聞評論員必須具備對當下社會的深刻體察,對生活的澎湃激情,并鼓勵同學們對标媒體一線大咖,在未來的新聞傳播道路上懷抱熱愛,砥砺前行。
毛蓉老師為大家細心講解新聞評論
在接下來的互動環節中,同學們紛紛就個人在新聞評論學習方面遇到的困惑踴躍發問,徐漢雄老師也一一做了細緻解答,同學們收獲滿滿。

同學們在講座中踴躍提問
提問環節結束後,為鼓勵同學們學習及寫作新聞評論的熱情,徐老師将個人出版的新聞評論專著贈送給了在場的同學,現場氣氛達到高潮。

徐老師将個人出版的新聞評論專著贈送給了在場的同學
整合事象,探求規律,以點帶面,明辨是非,懲惡揚善,期待我院的新傳學子們繼往開來,高擎輿論引導的主旋律大旗,奏響時代的“共鳴曲”。

講座老師和同學們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