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給予人類挑戰的時候,每個人隻要竭盡全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無需抱怨遲疑,隻顧向前,能出力就發力,能發光就發光。當千千萬萬個中華兒女把本職工作做到了極緻,涓涓細流便彙成了江河大海。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就有這麼一位常務副院長吳聰,當他将院系負責人、人民教師、黨員志願者、專業設計師的角色诠釋到了極緻的時候,便成就了不平凡。

帶出過硬的教師隊伍,人藝師生抗疫中一起 “忙”起來
“各位同事,我們要開始做上網課的準備了。”疫情爆發之初,吳聰在學院工作群裡提醒同事們。
作為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負責人,遇到任何事,吳聰都有一份敏銳和警醒:“得把學生和老師放在第一位考慮”。這讓他在此次疫情之初,就提前統籌安排好學院特殊時期的教學工作。
2020年2月伊始,吳聰看到省教育廳提出“推遲開學不停學”的教學工作指導意見後,第一時間響應學校号召,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召開學院視頻會議部署下學期網上教學工作,帯領學院師生有條不紊為網絡課程做準備:學習線上教學流程,和全院教師一起優質地完成《線上教學進度表》,建立老師與學生的QQ課程群等。吳聰的未雨綢缪使得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成為學校抗疫教學方案執行的第一批排頭兵。

人文藝術類課程具有特殊實操性,疫情時期隔離在家,師生們感受當下的實踐嘗試也不能停。吳聰帶領學院教師團隊創作大量抗疫作品,為社會貢獻藝術力量:吳聰的插畫工作組繪制出《戰疫情,武漢能!》插畫為抗疫戰士加油呐喊;老師們帶領視頻制作組拍攝《武漢加油》小視頻;他們建立公衆号發布《疫情日記》傳遞疫情中的溫暖;他們指導新媒體工作組學生在《蓋飯内容工場》平台發布了近30篇報道等。吳聰組織藝術類學生積極參加“戰疫情,武漢能!" 2020抗擊新冠肺炎公益宣傳設計全球征集活動,組織全院學生積極參與2020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提供“戰疫”類的公益作品。雖然師生們因為疫情被困在家,創作條件有限,但各年級學生積極響應,紛紛參與競賽和創作活動,不僅鍛煉提升了自身的專業水平,還為此次疫情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校開學延期了,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師生學習、實踐腳步并沒有停止,在學院負責人的帶領下,42名教師和1019名學生都已經用自己的方式,投入到這場疫情的抗擊中。
慕課和QQ群兩手抓,我要讓學生學到真知識
網絡課程開始了,如何讓老師教好課,學生聽好課呢?
教師的教學質量首先要保證。吳聰組織任課教師細緻打磨課程内容,動員大家把這次特殊的教學形式當做挑戰,也當做契機,探索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結合。
抗疫時期,和家長的充分溝通必不可少。2020年3月2日,是全校網絡課程開始的第一天,吳聰向全院各專業的學生家長群發岀《開學第一天緻學生家長的一封信》,他說:“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各位家長,大家早上好。今天3月2日,我院本學期的網絡課程正式開課了……我們教師、學生、家長三方共同努力,網絡平台課程和教師線上答疑拓展兩頭并進,達到一個目的——讓孩子們不浪費時間不荒廢學業。如果有特殊情況和問題,也請您及時向我們反饋……期待疫情過去春暖花開,我們在文理平安相見!”吳聰的這封親筆信,不隻是一位院長的殷切期望,也是一座教學雙向溝通的橋梁,得到了學生們和家長的普遍認可和支持。

那麼如何讓學生喜歡學,吃得透呢?在課堂上,吳聰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針對藝術專業的課程特點,在線上教學階段,利用慕課、智慧樹平台,讓學生反複學習重點知識;對于課程督導部分,他采用互動性更強的QQ課程群模式,用錄課、答疑等多種模式幫學生拓展知識。除此以外,吳聰還将知識點進行拆解和細分,每小結都做練習及輔導,以保證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強調課程的過程考核。
“吳老師的課棒極了!我很喜歡聽!”“他上課每次都是馬上提問,馬上解決,課程講的很透徹,我們學的也很快!”“每次到下課的時間了,我們都不舍得離開!”學生紛紛誇道。這一刻的成果,源自吳聰作為一名專業教師的初心。

以筆畫我心,我要用筆為英雄們加油
在武漢方艙醫院,有一幅海報陪伴着隔離的人們和奮戰的醫護人員,畫面中冷色閃電如同雷神山環繞醫護人員,暖色火焰似火神山環繞抗疫軍人,背景是武漢大學、武漢關、歸元寺、長江大橋,醫生和戰士奮勇而起,直擊疫情,這是吳聰設計的公益作品《戰疫情,武漢能!》。

疫情當中,武漢伢吳聰的心情可謂是百感交集。看着生他養他的家鄉為抗擊疫情選擇封城,為全國防控工作做出重大犧牲,吳聰的心裡十分驕傲;武漢有難,全國支援,身邊的好友、同學也都上了抗疫一線,吳聰心裡也時時激蕩着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他渴望和大家并肩作戰,為社會貢獻所有力量,“我能做點什麼?我用專業所學,為他們加油呐喊吧!”在這樣強烈情緒的沖擊下,吳院長開始創作海報。
随後的一周,除了安排學校工作、備課、照顧家人,吳聰把所有零星時間都花在繪制海報上,當海報終于挂在了方艙醫院的時候,他松了一口氣:“希望這個作品能夠陪伴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和患者們共度時艱。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這一刻,是一個武漢伢心中的“立談中,死生同”,也是一位專業設計師所能貢獻的力量。
多爬幾層樓,我要讓老人吃到蔬菜
疫情之初,吳聰和大家一樣在家中隔離,從他居住的小區樓上望去,可以看到已經封市的華南海鮮市場。當吳聰接到江漢區的唐家墩街道八古墩社區的志願者詢問電話時,一口答應了去為孤寡老人和殘疾人服務,做社區志願者。“放心,随叫随到!”他對社區打來電話的大姐說。“我是一名黨員,我應該沖在最前面!”
社區志願者的工作并不輕松,每天的物資到了以後,大家需要運到每個樓棟下擺放好,清點數量,通知居民下來排隊領取。對于孤寡老人和殘疾人,往往需要爬樓梯親自送到門口。江漢區唐家墩街道八古墩社區的孤寡老人雖不多,但每天穿着簡易的防護服來來回回二十多趟跑下來,每一次都必須做好物資核對、解釋說明,他晚上回家時也經常累到話都不想說了,但是吳聰一直堅持着。
吳聰提到一件事,那是他無論多忙都不能停止志願者活動的動力。小區有一位老爹爹不會用微信,不知道如何用手機團購,又不能出小區買,但是家中實在沒有一點菜了,在志願者們分發物資的時候,他就眼巴巴的在旁邊等着,希望能夠撿漏。志願者解釋說:這是預定的菜沒有多餘的,老爹爹仍然不死心地守了幾個小時,後來志願者們回去拿了自己家的菜讓給了老爹爹。

“小區的老人們蠻照業(可憐),我多爬一次樓,就有兩個老人能吃上一口蔬菜,就是值得的。”吳聰說,這是一個普通人的善良,也是一個黨員志願者的責任心。
“我隻是在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已,也沒什麼特别的。”吳聰如是說。
疫情當前,成千上萬醫者逆行而上,救患者于生死,他們是熠熠生輝的英雄。而更多的人是在你我身邊,作為普通人堅守崗位,做好本職工作,默默為防疫防控添助力。他們亦是點點星光。魯迅先生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梁。”此時此刻,這些埋頭苦幹的人是脊梁,亦是點點星光。
吳聰,這位一線教師用他的堅守,聚集點點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