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初夏六月,梧桐葉間漏下的細碎陽光,為江岸區花橋四村的石闆路鍍上一層溫柔光暈。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文韻傳承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帶着青春的蓬勃朝氣與對長者的深切關懷,走進椿萱屋長者照料中心。古雅庭院中,幾位銀發老人圍坐休憩,望見這群年輕身影時,眼角的笑紋裡盛滿期待,一場跨越歲月的溫情對話就此拉開帷幕。

活動伊始,志願者們以靈動的藝術表演叩響情感共鳴之門。志願者王粵與張效萱清亮的歌聲中,《走四方》的豪邁與《強軍戰歌》的铿锵響徹室内;志願者程雨以專業的播音腔調深情朗誦現代詩,字裡行間的熾熱情感如春風拂過。老人們布滿歲月痕迹的手掌,随着旋律輕輕叩擊木椅扶手,佝偻的脊背不自覺挺直,仿佛枯木逢春,在藝術的滋養中重煥生機,活動室裡流淌着溫暖而動人的音符。
随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在溫馨氛圍中展開。志願者夏紫馨與程雨靜靜聆聽張奶奶的故事——這位曾從事統計工作四十年的長者,緩緩講述着母親傳奇的一生,回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家國歲月,每一個細節都藏着時代的溫度;志願者餘菲與徐盼盼則依偎在趙奶奶身旁,共同翻閱那本珍藏的相冊。泛黃照片裡,穿列甯裝的年輕身影定格着芳華歲月,老人們顫抖的手指撫過相片,眼中泛起點點星光。志願者們緊緊握住老人的手,用錄音筆細心留存這些珍貴的記憶碎片,讓曆史的脈絡在兩代人之間悄然延續。

活動尾聲,最令人動容的一幕悄然上演。當志願者收拾道具時,那位曾參與抗美援朝戰争的志願軍爺爺突然起身,以洪亮嗓音唱起《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激昂的旋律中,老一輩的愛國情懷沖破時光的藩籬,化作磅礴力量激蕩在每個人心間。他們用生命書寫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鑄就了戰争史上不朽的豐碑,至今仍如火炬,照亮中華兒女前行的道路。夕陽為老人的身影鍍上金邊,牆上搖曳的影子,恍惚間勾勒出他年輕時浴血奮戰的英姿。

暮色漸濃,老人們緊緊攥住志願者的手,千言萬語盡在不舍之中。他們如同曆經風雨卻依然挺拔的老樹,根系深深紮進文化的土壤,承載着歲月沉澱的智慧與堅韌。這場跨越代際的相聚,不僅搭建起青春與暮年的情感橋梁,更讓傳統文化的薪火在溫情對話中代代相傳,續寫着生生不息的動人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