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戴文彬常昌健 攝影:王育洲)
“藍臉的窦爾敦盜禦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當京劇唱詞遇上童真童語,傳統文化便有了最鮮活的注腳。7月5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文韻傳承”志願服務隊踏過青山疊翠,奔赴十堰市鄖陽區譚家灣鎮桂花完全小學,以一張宣紙為舟,一支畫筆為槳,載着孩子們駛入京劇臉譜的斑斓世界。
千年臉譜入課堂,赤橙青藍訴春秋

蟬鳴聲聲裡,志願者們化身“梨園引路人”,用詩意的語言叩開曆史的門扉:“臉譜是凝固的戲曲,每一道紋路都是英雄的勳章,每一抹色彩都藏着忠義與善惡。”随着PPT上的臉譜畫卷徐徐展開,孩子們仿佛穿越至鑼鼓喧天的戲台——關羽的丹鳳眼在朱砂紅裡透出凜凜正氣,包公的月牙紋于墨色間勾勒出鐵面無私,曹操的白臉細眉又将權謀詭谲演繹得淋漓盡緻。“原來一張臉就是一個故事!”小朋友們捧着下巴驚歎,眼中閃爍着對傳統文化的好奇星光。
妙筆生花繪新顔,童心巧思融古今

當素白的面具鋪展在課桌上,一場傳統與創新的對話悄然啟幕。孩子們執筆如執劍,蘸取顔料在面具上縱橫馳騁:有的以金粉勾勒美猴王的鳳翅紫金冠,讓神話人物躍然眼前;有的用撞色塗抹出賽博朋克風的張飛臉譜,将機甲元素與傳統紋樣奇妙融合;更有孩子将校園生活繪入臉譜——操場跑道化作彎彎眉,書本圖案綴成俏皮腮紅,惹得志願者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志願者半跪在課桌旁,邊示範勾線筆法邊輕聲引導:“看,這道弧線要像山間流雲般自然,讓筆觸帶着故事生長。”
薪火相傳守匠心,文脈悠悠潤童年
陽光為孩子們高舉的面具鍍上金邊,張飛的豹頭環眼、穆桂英的巾帼英氣,與孩子們燦爛的笑臉相映成趣。此次活動不僅是藝術的啟蒙,更是文化基因的傳遞。正如帶隊老師所言:“當孩子們親手觸摸傳統,用色彩對話曆史,非遺便不再是博物館裡的陳列品,而是流淌在血脈裡的文化密碼。”未來,“文韻傳承”志願服務隊将繼續以青春為墨,以熱愛為紙,在荊楚大地書寫更多傳統文化的嶄新篇章,讓古老的藝術之花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