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信息 Focus
學生活動

袅袅琴音 悠悠千年:中華樂器文化探秘之旅

作者:戴文彬、張子彤 時間:2024-11-25 10:57  浏覽:

   


“當接過解說員手中的木槌,輕輕敲擊那一排排編鐘,清脆悠揚的樂音瞬間在耳畔回蕩,仿若穿越千年的時光隧道;再用手輕輕觸摸古琴弦,絲絲涼意與古樸質感順着指尖蔓延,仿佛與曆史有了一場無聲卻深邃的對話。此刻,我仿佛真切地看到了千年前的文化傳承,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11 月 23 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文韻傳承志願服務隊的 12 名志願者在指導老師謝曉梅老師的帶領下滿懷熱忱與期待,踏上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文化之旅——前往武漢音樂學院博物館,親身去探尋、去感悟中華樂器文化的博大精深,沉浸式地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走進編鐘館,那一組組編鐘整齊而莊重地陳列着,仿佛在默默訴說着往昔的輝煌。志願者們瞬間被其跨越千年的風華所深深吸引。“其中讓我極為感興趣的是饒,它們有的呈平口狀,有的則是弧口,這些不同的形狀背後究竟隐藏着怎樣的奧秘呢?”文韻傳承志願服務隊隊員張若恒滿是好奇地分享着内心的疑惑。解說員見狀,微笑着為志願者們一一解答。原來,早期的鐘被稱為“镈”,這種镈鐘便是平口鐘;而弧形口的鐘又可細分為勇鐘和鈕鐘,二者的顯著區别在于勇鐘上方挺立着一個長長的勇,鈕鐘上方則精巧地裝飾着一個小巧的鈕。

編鐘館中最令人心馳神往、翹首以盼的,當屬那聞名遐迩的鎮館之寶——楚曾百鐘。它由擂鼓墩 1 号墓的 64 件編鐘與擂鼓墩 2 号墓的 36 件編鐘共同組成。經深入研究發現,從音樂音響性能的角度來看,它們恰似兩塊完美契合的拼圖,彼此之間正好形成一種互補的奇妙關系。當這些編鐘被重新精心排列組合在一起時,一場古代音樂藝術的華麗盛宴便在人們眼前徐徐拉開帷幕,那精湛絕倫的技藝與和諧美妙的音律,無不令人歎為觀止,由衷地折服于古代工匠們的智慧與匠心。

參觀完編鐘館後,志願者們意猶未盡,又滿懷期待地跟随解說員的腳步來到了古琴館。一進入古琴館,那濃郁的古樸氣息便撲面而來。從古琴發展的漫長曆史長河,到簡要陳列的古琴制作工藝,每一處細節、每一個展品都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着迷人的光芒,讓大家不禁連連贊歎。在館内的一處靜谧角落,解說員一隻手緩緩撫上琴弦,刹那間,悠揚空靈的琴音袅袅升起,如泣如訴,仿佛在訴說着千年的故事。志願者們靜靜地圍坐一旁,沉浸在這美妙的琴音之中,思緒也随之飄飛,仿佛跨越了時空的界限,親眼目睹了古代文人墨客在庭院深深處,焚香撫琴、吟詩作畫的閑适生活場景。那是一種遠離塵世喧嚣的甯靜與雅緻,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獨有的韻味與情懷。

經過這次充實而難忘的參觀學習,文韻傳承志願服務隊的成員們内心深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為深刻、更為真切的感慨。他們圍坐在一起,熱烈地交流着彼此的心得體會,紛紛表示此次經曆如同在心田種下了一顆文化的種子,日後必将努力讓其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他們立志要将這珍貴的文化知識傳承下去,通過自己的行動,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了解、認識并深深地熱愛上我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