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信息 Focus
學生活動

纖纖紅繩結,傳承中國情|“美育小課堂”第二期

作者:戴文彬 時間:2024-11-21 09:48  浏覽:

   

纖細的紅繩一翻一複,紛飛之間就創造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奇幻世界,它所編織出來的紅繩結象征着不同的美好寓意,代表了不同時期人們對于生活的不同的美好追求。11月20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文韻傳承志願服務隊在指導老師謝曉梅,劉怡姮的帶領下,前往武漢市黃陂區青龍社區育才幼兒園開展以仙仙紅塵結傳承中國情的活動。

宣講員李夢婷帶着孩子們了解不同中國結的形制點綴和寓意,讓孩子們在玩娛樂的教學當中潛移默化的學會紅繩結的辨認及了解背後的文化内涵。這些平凡又普通的紅繩在手指間穿梭如同帶有靈性的生命傳遞着美好,傳遞着幸福,傳遞着對于未來的期盼。中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絲線編結而成,每一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結飾互相結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圖案的飾物搭配組合,就形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寓意深刻、内涵豐富的中國傳統吉祥裝飾物品。

中國結是一種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情緻與智慧正是漢族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它原本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後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周朝人随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國結為裝飾,而戰國時代的銅器上也有中國結的圖案,延續至清朝中國結才真正成為了盛傳于民間的藝術。 孩子們興緻勃勃的讨論着不同的紅繩不同的中國結所分别代表的寓意和美好的祝願也了解了從遠古到如今紅繩結的演變發展傳承。

志願者們帶着孩子們去拿着紅繩,一點一點模仿視頻裡和老師的動作,學會怎麼去編織最簡單的萬字節和其他的繩結,他們玩笑着将不同的繩結重組又拆散,在喧嚣中學習怎麼與手裡那根小小的紅繩相處,雖然困難卻也堅持,雖然幼稚,卻也努力。在滿堂的喧嚣聲和歡鬧聲中,我們結束了這一次的活動。

                  

當夕陽斜斜的灑在我們身上時我們心裡泛着平靜和感動,孩子們對于中國結的熱情其實也恰恰反映了對于文化的渴求,對于自身傳統文化的熱愛。有了這樣的熱愛就相當于在給他們的心裡播下一顆小小的種子而這顆小小的種子總有一天在合适的水,土壤和營養環境下會破土生根,發芽長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