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藝術設計系師生來到甘肅敦煌,開展為期三天的敦煌文化之旅。本篇考察以敦煌豐富的文化遺産為研究對象,聚焦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結合,旨在從曆史文脈中汲取創作靈感,探索藝術設計的創新路徑。
鳴沙山的沙紋肌理、月牙泉的鏡像美學,以及駱駝商隊踏出的流線型沙徑,均成為學生們研究自然設計語言的典型案例。這些自然形态被轉化為陶藝器皿的觸感語言、家居空間的虛實布局,以及現代産品的流線型設計法則,展現了自然與設計的完美融合。
通過對敦煌壁畫文創産品的調研,學生們發現其類型多樣,涵蓋衍生品、家居用品、文具等多個領域。年輕消費者對兼具曆史文化内涵與實用性的産品表現出強烈興趣。在設計中,團隊嘗試将漢簡的隸書筆意轉化為幾何化裝飾紋樣,将三彩駱駝的釉色融入琺琅首飾,同時借鑒敦煌古城的夯土肌理開發環保建材。這些實踐不僅延續了傳統美學的精髓,也為現代設計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莫高窟的壁畫與彩塑展現了魏晉至唐宋的審美流變。在莫高窟第96窟前仰望九層飛檐時,指尖突然觸到曆史的棱角。這座始建于初唐的木構建築,将盛唐氣象與西域風沙凝固成永恒的剪影。
在敦煌博物館,漢代灰陶旋紋罐的螺旋紋飾與魏晉畫像磚上的耕牛圖案引發了學生對“器物與生活詩意”的思考。這些曆史器物不僅是實用工具,更是藝術與生活的紐帶。通過分析其造型、紋飾與質感,學生們探讨了如何将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兼具功能性與藝術性的作品。
此次考察不僅深化了學生對敦煌藝術的理解,也為他們的設計實踐提供了寶貴的靈感來源。
圖:高昀趙欣妍肖瑾
文:高昀